麻醉与体温保护的关系
麻醉与体温保护的关系
麻醉对体温的影响机制
中枢调节:麻醉药物会抑制体温调节中枢,使机体对体温的调节能力下降。例如,全身麻醉药可以降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阈值,使其对体温变化的敏感性降低。这就像调节体温的 “司令部” 被削弱了功能,不能有效地应对体温的波动。
外周调节:
麻醉会使血管扩张,尤其是全身麻醉时。这种血管扩张导致热量从机体核心向外周组织再分布,使核心体温下降。就好像身体的 “散热通道” 被打开,热量快速散失。
同时,肌肉松弛药的使用会使肌肉松弛,减少了肌肉产热。正常情况下,肌肉活动可以产生大量的热量,而肌肉松弛后,这一产热途径受到阻碍。
低温的不良后果
心血管系统:
低温可导致心律失常,严重时可能出现室颤。这是因为低温会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,使心脏的传导系统出现异常。
同时,低温会使外周血管收缩,增加心脏后负荷,导致心肌做功增加,增加心肌氧耗,对于冠心病等心脏疾病患者可能诱发心肌缺血。
凝血系统:
低温会使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因子活性降低。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功能在低温下受到抑制,凝血级联反应也会减慢。这会导致术中出血增加,手术视野不清,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,还可能使患者术后发生出血并发症的概率上升。
代谢系统:
低温会使机体代谢率降低,药物代谢也会减慢。这会导致麻醉药物作用时间延长,患者苏醒延迟。而且,低温引起的代谢紊乱可能影响肝、肾功能,对机体的内环境稳定造成破坏。
体温保护措施
被动保温方法:
使用保温材料:如棉毯、保温被等。这些材料可以减少热量通过辐射、对流等方式散失。在手术中,将患者覆盖好保温材料,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,就像给患者穿上一层 “保暖衣”。
减少暴露面积: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,尽量减少患者皮肤暴露的面积。例如,只暴露手术部位,其他部位用无菌单覆盖好,降低热量散失的速度。
主动保温方法:
使用医用升温系统: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主动保温设备。它通过向患者体表加温来维持体温。可以快速提升和维持体温,就像给患者身边放置了一个 “小暖炉”。
液体加温:在输液或输血过程中,对液体进行加温。因为输入大量的冷液体也会导致患者体温下降。通过液体加温装置,将液体温度升高到接近人体体温后再输入,可以减少热量的丢失。例如,在大量输血时,使用血液加温器,能够有效防止低体温的发生。
Previous article : ICU体温管理
Next article : 医用升温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场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