围术期低体温的现状
围术期低体温的现状
发生率方面
· 整体发生率高: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率为 7%~90%。不同研究报道差异较大,主要与手术类型、患者人群、是否采取保温措施等因素有关。如 2019-2021 年北京部分医院统计结果表明,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高达 29.9%。
· 特定人群差异明显:在一些特殊患者群体中,如新生儿,有研究报道其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率高达 81.05%;而在下肢关节手术患者且术中常规使用主动加温措施的研究中,低体温发生率仅为 11.7%。
关注程度方面
· 纳入质控指标:2022 年,国家麻醉专业质量控制中心已将全身麻醉术中患者体温监测率、术中主动保温率、麻醉手术期间低体温发生率、麻醉恢复室入室低体温发生率等 4 项指标纳入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核心指标。
· 发布专家共识: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发布了《围术期患者低体温防治专家共识(2023 版)》,旨在强化手术患者的体温规范化管理。
危害认知方面
围术期低体温可导致诸多不良结局:
· 生理功能紊乱:可导致心血管不良事件,如室性心律失常、心肌缺血、心肌梗死等;还会引起凝血 / 纤溶功能障碍,使手术出血风险增加。
· 增加感染风险:会使手术部位感染(主要为浅表感染)发生率增高,有研究表明体温下降 2℃时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。
· 影响麻醉恢复:会使麻醉药物效能和代谢改变,导致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延长,增加患者在麻醉恢复室的滞留时间。
· 延长住院时间:可能导致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几率增加,术后恢复缓慢,从而延长住院时间。
防治措施方面
· 监测技术发展:一次性体温探头或一次性测温专用导尿管具有快速、精确、舒适的优势,可实现连续监测和数据联网传输。
· 保温措施多样:主要包括物理保温措施,如被动保温(棉被、棉毯)、主动保温(循环水加热系统、医用升温系统、碳纤维医用升温毯等)和增加环境温度。
Previous article : 医用升温系统之临床应用
Next article : 重症患者的体温管理